
客服中心:0513-82333189
17826166116
17826166098
郵箱:888761@qq.com
體驗館: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三期18號門北側
基地: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紡都大道118號
公司新聞
蠶絲文化 | 驚艷世人的華夏文明瑰寶

長河落日,大漠孤煙,疲憊的旅者,踏過萬里的足跡,懷著一個不變的夢想,去那個產絲的國度——遙遠的“賽里斯國”。他們,正走在絲綢之路上。
“賽里斯”,意為絲國、絲國人,是古代西方地理學家、歷史學家對中國的稱呼。
早在公元前5世紀,中國絲綢就遠播海外,中國絲織品的歷史幾乎與中國的文明史一樣長。
后來,中國絲綢不斷傳入西方,西方各國富裕階層都把中國絲綢視為無上珍品,稱之為“東方絢麗的朝霞”。
往來貿易的“絲綢之路”更是直接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,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。
絲,指的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。蠶絲纖維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動物纖維之一。綢,是利用蠶絲纖維所制作的絲織品的總稱。
絲綢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,對人體的摩擦刺激系數在各類纖維中是最低的。
而且吸、放濕性好,在正常氣溫下,它可以幫助皮膚保有一定的水分,不使皮膚過于干燥;夏季穿著,又可將人體排出的汗水及熱量迅速散發,使人感到涼爽無比。
白居易曾寫道:“風吹仙袂飄飄舉,猶似霓裳羽衣舞”?!坝鹨隆敝干裣傻囊律?,他自然是沒見過。
他見到的是楊玉環的絲綢舞衣,若人間有能與“羽衣”相媲美的華服,自然非絲綢莫屬了。也只有絲綢,能有這般的無限韻味,衣袂飄舉,宛若當風。
《詩經》里說:“氓之蚩蚩,抱布貿絲匪來貿絲,來即我謀”……小小一匹絲綢,成為古代青年男女傳情達意的媒介。
它是詩意的遐想,浪漫的象征,也成為人們美好感情的寄托。當絲綢從東方跨越重重山水達到西方,絲綢的微光便漾起了一種美的新生。
春蠶結繭,吐絲成布,再經草木點染、經緯鑲織,織造絲帛的重重工序就像是一個織造夢境的過程。
從仰韶文化的半個繭殼,到名揚天下的絲路,桑蠶絲像一條若有若無的線,貫穿著中國上下五千年。
締凡蠶絲女款真絲睡裙
西方人都把中國蠶絲視為無上珍品,但他們很長時間未知曉絲綢從何而來,以為“絲生于樹上,取下濕一濕,即可梳理成絲”。
只有中國先民懂得對野生蠶繭進行利用,進而馴化野蠶和人工栽培桑樹,最終實現了從桑蠶養殖到取絲制衣的過程。
蠶在整個飼養過程中要蛻皮4次,脫一次皮就算增長1歲,成為五齡幼蟲后便開始吐絲結繭,蠶絲纖維可以說完全是由蠶的生命幻化而成的。
從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,稱為“繅絲”。將蠶繭浸泡在熱盆湯中,用手將繭絲抽出后卷繞于筐上,若干根繭絲合并成為生絲,生絲經加工后分成經線和緯線,并按一定的組織規律相互交織成絲織物,經過印染、剪裁、整燙之后,可供穿著的絲綢衣服就完成了。
締凡蠶絲女款真絲吊帶睡裙
誰又曾想到,華夏先人們一次次智慧的思考,取之自然用諸彼身的嘗試就驚艷了世人,為世界留下了文明的瑰寶呢~